鸡常见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治
发布时间:
2022-07-22 10:50
影响养鸡效益的因素,除了传染性疾病以外,其次是寄生虫病,在临床上以渐进性消耗消瘦为主,免疫力低力,抗病能力降低,从而诱发肠道疾病和其它传染性疾病,营养吸收不全,造成饲料转化率低下,导致养殖成本增加,效益差。在此,与各位养鸡朋友共享,鸡常见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球虫病
(1)病原为原虫中的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
世界各国已经记载的鸡球虫种类共有13种之多,我国已发现9个种。不同种的球虫,在鸡肠道内寄生部位不一样,其致病力也不相同。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寄生于盲肠,致病力最强;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寄生于小肠中三分之一段,致病力强;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寄生于小肠,以中段为主,有一定的致病作用;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前段,有一定的致病作用,严重感染时引起肠壁增厚和肠道出血等病变;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哈氏艾美耳球虫(E.hagani)寄生在小肠前段,致病力较低,可能引起肠粘膜的卡他性炎症;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寄生在小肠前三分之一段,致病力低,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病变。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寄生于小肠后段,盲肠根部,有一定的致病力,能引起肠道点状出血和卡他性炎症;变位艾美耳球虫(E.mivati)寄生于小肠、直肠和盲肠,有一定的致病力,轻度感染时肠道的浆膜和粘膜上出现单个的、包含卵囊的斑块,严重感染时可出现散在的或集中的斑点。
(2)传播途径
粪便排出的卵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约经1~2d发育成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被鸡吃了以后,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子、配子、合子。合子周围形成一层被膜,被排出体外。鸡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不断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使上皮细胞受到严重破坏,遂引起发病。
球虫孢子化卵囊对外界环境及常用消毒剂有极强的抵抗力,一般的消毒剂不易破坏,在土壤中可保持生活力达4~9个月,在有树荫的地方可达15~18个月。
(3)流行病学
饲养管理条件不良,鸡舍潮湿、拥挤,卫生条件恶劣时,最易发病。在潮湿多雨、气温较高的梅雨季节易爆发球虫病。
各个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15~50日龄的鸡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成年鸡对球虫有一定的抵抗力。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凡被带虫鸡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和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鸡感染球虫的途径主要是吃了感染性卵囊。人及其衣服、用具等以及某些昆虫都可成为机械传播者。
(4)临床症状
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
急性球虫病:精神、食欲不振,饮欲增加;被毛粗乱;腹泻,粪便常带血;贫血,可视粘膜、鸡冠、肉垂苍白;脱水,皮肤皱缩;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死亡率可达80%,一般为20-30%。恢复者生长缓慢。
慢性球虫病:见于少量球虫感染,以及致病力不强的球虫感染(如堆型、巨型艾美耳球虫)。拉稀,但多不带血。生产性能下降,对其它疾病易感性增强。
(5)防治措施
A,做好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饲养密度,保持鸡舍干净干燥,特别是下雨时环境卫生的控制。
B,在饲料中添加:球虫血痢+禽益康,或复方磺胺氯吡嗪钠预混剂+禽益康,连用3-5天。
2、肠道寄生虫病
(1)鸡蛔虫
鸡蛔虫主要寄生在鸡的小肠,是一种圆形、淡黄色的线虫,一般长50~110毫米。患病鸡产蛋量下降,严重时贫血,甚至会因蛔虫堵塞肠道而死亡。
治疗:在饲料中添加,驱虫快克,连用3天。
(2)鸡绦虫
鸡绦虫一般寄生在鸡的小肠,是一种白色的带状分节虫,大的长25厘米以上,小的只有0.5~3.0厘米,头节上有吸盘和钩子,刺附在鸡肠上。患病鸡瘦弱、贫血,严重时死亡。
治疗:在饲料中添加,虫净多效,连用3天。
3、鸡体外寄生虫
(1)鸡羽虱
常见的鸡羽虱有鸡大体虱、羽干虱和头虱三种。大体虱长3.4毫米,大都寄生在鸡的肛门下面,也有寄生在胸、背、翅膀下面。头虱长约2.5毫米,寄生在鸡的头部和颈部。羽干虱长1.7-2.0毫米,寄生在鸡翅膀上。这几种鸡虱对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都有一定影响。
对于鸡虱,可用90%晶体敌百虫600倍液喷洒鸡身并轻轻揉搓,使药液分布均匀,10天后再按此方法治疗1次。
(2)鸡刺皮螨
鸡刺皮螨白天隐藏在鸡窝的暗缝里,夜间爬出吸血,对鸡的危害很大。
驱除方法:用敌百虫粉,撒在鸡的羽毛上及被污染的场地,连用3-5天,每月1次。
4、鸡住白细胞原虫(白冠病)
本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或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鸡感染后大量的红细胞遭到破坏,部分组织器官出血,造成贫血,由于贫血使得鸡冠发白故又名“白冠病”。此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库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健康鸡被携带子配子体的库蠓叮咬吸血时传染发病。
治疗:饲料中添加,球虫血痢+禽益康+血链康,连用3-5天。
上一页
下一页